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這些日子的幾件事:(三:尋人啟示)

早幾天行經中環,
聽到一陣陣的鑼鼓聲,
便行前走走湊湊熱鬧。

原來是一群公公婆婆(更多的是主婦)在銀行門前打鑼打鼓地尋人。
他們尋的人大部分都可在電視機上經常看到,
分別是曾任權,任志剛及一群不知為何那些老人會知道的銀行總裁和政府官員。
其實立法會離那間銀行並不算遠,
他們到那裡尋人大概會較易尋得著。

但他們仍堅守在銀行門外尋人,
除了是不想和其他到立法會門外示威抗議的人混淆外,
還有一種「係邊度跌底就係邊度企番起身的意味」。

這種「翻生」精神在某程度上,
是很值得學習的。
但當我再往前走走,
眼前的一個景象又使我明白到他們的尋人行動可能是一種習慣,
只是取代了原來的習慣,
在股票機前不停的爭相的敲敲敲。

能追討損失當然是好。
但就算追討不成,
他們仍會「熱衷」於在這段下晝2至5的黃金時段繼續尋人,
去流一身很久沒流過的熱汗,
而這些汗水又使他們「尋」得更起勁,
再流汗,
更起勁,
再流...
更起...
再...

直至尋回自己。














在股票機前敲下數字,然後又「摽」冷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