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二十周年。
1989年,
是我出生的那年。
我其實不太明白身邊同齡的某些朋友為何會對六四的反應如此激動。
那年,
他們也應該和我一樣,
除了吃奶睡覺,
對一切大概都無知無覺。
難道是他們的父母教育他們?
真的會有父母會和子女「認真地」談六四嗎?
他們平時都各自忙得說句閒話的時間也沒有,
可況他們也未必弄清六四是什麼一回事。
難道是學校的教育?
在我的中小學階段,
坦白說,
關於六四的資訊,
統統加起來都不會超過三十分鐘。
算了,
大概這是他們的自覺,
而對於這事件的自覺,
我就只限於當年的確死過人,
的確流過血而以。
如果要流更多的血去平反,
倒不如用更多的熱血工作。
(當然用和平的方法平反我是支持的。)
這一天的維園,
連平常動也不動的龍門架也要靠邊站。
民主女神也走到球場中央,
高舉火炬。
很白,
沒有一點汗。
如果烈士的數目和花牌的數目一樣倒好。
「堅持堅持幾多錢一茶匙丫,...,有乜為...」-456WING@FAMA
有些東西,
不用說得明白。
形義上的東西,
心照比較重要。
「六四廿年」後,
青年和中年男興高彩烈地打籃球。
這幅清楚得多。
這天晚上,
天朗氣清。
p.s.
以上相片攝於2009年6月4日中午,
當時會場內沒有太多人。
主題監此而定。
2 則留言:
也許是一個身份的影響
二十歲的
有成績都應該進了大學
大學生
八九年
好像所有都變得與自己有關
我也是個八九年人
那年和你一樣
"除了吃奶睡覺,
對一切大概都無知無覺。"
「大學生
八九年
好像所有都變得與自己有關」
這想法其實有點自我放大的意味,
都是很多人的通病(包括我喇)。
關於這類的看法,
曾在「能放能縮」這舊文提及,
有興趣可翻閱一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