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這題目是一定要用的了。
三日兩夜當兩間學校謝師宴的臨時工。
可能第一晚不是太有心機工作,
(我指的是腦袋的工作,
手手腳腳倒是挺勤快的)
對於她們的一舉一動真的沒提起太大的興趣。
可能數量太多也是一個問題,
一來物以罕為貴嘛,
二來一時應付不了...
對不起,
這題目下的東西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好了,
重頭來過。
原來以不是學生的身份參與謝師宴可以看出很多東西來。
最明顯的就是「發現」原來畢業的英文是graduation。
我一直都串graduration...
(近來的文章都顯示了我惡劣的英文底,
suck...
還是這些英文字最管用!)
這兩晚舉辦grad din(好像較傳神)的學校,
都是校譽不俗的那種。
但只要不是單一,
比較就總會出現。
女子的那間好像又比男女的那間較「氣派」一點。
男女的那間是實而不華的那種,
他們的司儀給我的感覺是很「街」,
就是沒有星味卻很努力的那種。
當他們校長轉channel時,
爆發出的掌聲又是沒話說的。
(縱然他的致詞也難免沈悶...)
致詞內容我大抵都忘了,
(他們也應該忘了,
散席後他們都應該只想著到那兒吃糖水,
還有沒有下場)
深深的印在腦內的只剩下「人格資產」四字。
人格資產,
很難換錢...
無價是最珍貴這話簡直可以和人格資產一起被當成古老文字的體系。
集體唱校歌也不知道由何時起變成了一種古老玩意。
為了保留傳統,
很多學校都會豫先錄好聲帶播放,
而學生就只是裝樣子的站著,
無意間微微開合一下嘴唇。
我的中學如是,
女子的也如是。
但他們沒有播放聲帶,
當然不是全部,
但大部分的都在唱。
而且是普通話...
那一刻,
我真的感動得沒話說。
這篇東西就此作結,
因為篇幅太長對你我也沒益。(猶其是對我...)
那懂得欣賞古董的人好像要退休了。
p.s.
1)對於兒時沒有好好的學好英文,
是十分後悔的一件事。
翻譯文/小說永遠也不能百份百地把原來的意思表達。
而且語言其中一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其文化/文族思維,
翻譯出來的文/小說不多不少帶著雜質。
2)坐在螢光幕面前敲鍵盤的我機乎可以九方寫我心,(九方真是偉大的發明!)
拿起筆的我卻只能把想法列點出來,
組織能力不知遺留在紙上的那一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