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見解是由沒錢的人的角度出發:
當擁有一筆/一舊錢的時候,
就開始打算怎樣運用才最化算/值得。
開始好好點算自己必要的支出,
再加上一些可能/預期與突發/偶然的支出(這種支出佔大多數)。
好了,
看來是會出現結餘的,
一切看來都異常美好。
開始打算/計算如何運用結餘。
是,
運用結餘。
聽來很合理的一回事,
但結餘都要好好運用,
之後那來結餘?
這種問題看來很掃興,
但這都是些觀察所得,
最後那筆/舊錢就會很妥當/適當地全部用掉。
至於有錢人
(是指真的有很多很多很多錢的人;
是指可以一幢幢樓買一座座山買的人,
當然是有些誇張)
他們看來不太會/沒想過計劃錢應該怎樣花。
到頭來,
他們好像沒花過太多錢。
這樣的邏輯聽來很無稽,
卻荒誕地合理。
而我是深信世界是有這種事的。
p.s.
一開始貧富是怎樣分開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