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工作,
是到一個名為Transed的傷健展覽當值。
由於早上的參觀者不算多,
我便趁空到處走走看。
說是傷健展,
展品倒是與之前參觀過的老人展覽相近似-
坐位可90度擺動的私家車,
電動輪椅...
主要原因是大多老人家在上了年紀以後,
視力和行動能力都續漸衰弱,
*情況較為惡劣的,
就成了傷健人士。
所以傷健展也可說是老人展的姊妹展。
在參觀途中,
我分別作了聽力和視力測試。
測試聽力的叫作中耳測試,
原理是用儀器把一定壓力加在耳股,
然後測度出耳膜的震動幅度,
判斷是否聽力正常。
如果聽力正常的話,
儀器會顯示一個小山丘。
我的左耳是一個小山丘,
右耳也是一個小山丘,
「為什麼這個比較高?」
我神經質地問。
「放心,
還在正常的範圍內,
沒什麼不妥的。
「如果耳膜穿了的話,
由於沒有震動,
就會顯示出一條平線。」
醫生續說。
「那如果顯示出很高的山丘呢?」
我問。
「如果波幅很大,
即是耳膜的彈性太高,
通常是因為耳膜曾經破損,
收復後變得較薄所致。」
她答。
知道了耳朵大概沒有問題後,
又到了另一攤位作視力測試。
首先是辨色測試(即是測試是否色盲)。
這個看彩點讀出數字的測驗我一向沒有問題。
(倒是前些兒在網路上流傳著幾幅辨色測試圖片,
說有同性戀傾向的人會看不到其中一幅的圖案,
我真的看不出...
但我明明不是...
後來網民發現看不到的都是同一幅,
才給發現是惡作劇。)
接著是立體感測試。
視光師首先遞給我一張鐳射面的卡紙,
然後問我:
「看不看得見貓?」
「?」
我根本看不見任何東西。
正確點說,
看到三處較淺色的位置。
我推斷貓應該是在中間,
然後就指一指中間的淺色位置。
「很好,
那飛機呢?」
我又指一指較高的淺色位置。
「很好,
...」
我已經沒有聽見他在說什麼,
反正指最下的淺色位置便是了。
沒有立體感的我又繼續了測試,
結果都合格。
如果剛才鐳射面卡紙的圖案只是隨機迎上而不是按常理擺放,
又或者視光師不小心/刻意把卡紙倒轉了...
離開了攤位我還在想這樣的問題...
真是的...
其後又經過一個而無障礙社區為主題的參展團體。
內裡模擬了一個漆黑的環境,
讓參加者體驗靠著引路棒和引路磚走路是那樣子的感覺。
另外又設有嘗試使用輪椅代步的攤位。
沒有殘缺的人很容易便能在活動當中感恩。
很可惜,
到場的多是已經知道「沒有殘缺已經應該感恩」的傷健人士,
沒有殘缺的人很少。
如果這種感恩展覽能普及一點便好。
*這樣說好像很殘酷,
但也要承認這是一種無可避免的生理現象。
我們能做的,
就只有好好的照顧家中的長輩,
把殘酷代成祝福。
1 則留言:
有感而發,想回應...
那天,我到過這個展覽後,有同樣的感覺...
但昨天,我跟Trade Fam,去了"Dialogue in the Dark"~
同Transed 條隊道有D似...
但這次係無戴眼鏡等ge情況下,都全黑,無半點光,玩一個鐘!
玩完的感受會是:體會盲人的恐懼,自己很幸福?
都會ge,但看見比呢樣更多的...
由於我們一個鐘的Tour,是有一位盲人做Guide,所以體會的是,盲人可以好勁!
他們在全黑的環境裡,我們不知所措的環境裡活動自如,佢地好叻的例如他的靠聲音定位的能力好勁....etc
體會的,是如果我們用眼睛去judge一個殘疾人士,一定會覺得他們可憐,覺得比自己差,但其實完全不是...
好特別ge experience ah...=]
張貼留言